也不是挖不动,要看这个挖的定义和标准是什么?如果是盗墓式的挖掘,为了谋取私利,那对于如今拥有高科技的我们来说,挖掘一个来自铁器时代的封建王朝统治者的墓穴并不是难事。那些神秘的传说在现代科技面前几乎不足挡风。然而,我们所说的考古并非毁灭性的挖掘。正因为考古不是毁灭性的挖掘,所以它的难度也相应增加。换言之,即便不借助现代科技水平,放在上个世纪,如果无视一切后果,采用一些粗暴的手段进行挖掘和考古,是否还有哪个墓穴能够阻挡这种类型的勘探和所谓的“挖”呢?
一个显著的例子是上个世纪,国家中央批准的一项考古工程中,对明朝神宗皇帝的墓穴进行了考古。理论上,对这样一个地下墓穴的挖掘应该极为慎重,但由于当时社会特殊的历史时期,人们时刻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结果,由于不当的考古手法,造成了毁灭性的挖掘,导致了明神宗的墓穴内各种器具和用品的大规模破坏,甚至包括明神宗本人的尸骸都遭到了不负责任者的破坏,给考古事业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因此,我一开始就强调了,关键在于挖掘的标准和定义是什么,为什么要挖,挖掘之后有什么安排?安排之后是否有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这些都需要解释。如果没有足够的理由进行解释和回答,而要强行挖掘这种类型的墓穴,与盗墓者进行毁灭性挖掘有何区别呢?毕竟一旦墓穴被“挖”开,对里面文物的相关保护就完全依赖挖掘的目的。如果是为了文化传承的考古,那么必须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否则就不能进行挖掘;如果是为了盗宝,那么任何保护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笑话。
展开全文
回到题目本身,为什么武则天的乾陵到现在都没有挖动?这自然是因为迄今为止的考古学家无法确定一旦打开墓穴,以现有科技水平和能力是否能够进行相应的保护措施。是否会重复上个世纪万历皇帝陵墓考古的悲剧,毕竟现代考古的目的是为了传承文化,而不是为了盗宝或者破坏文化传承。武则天这位历史名人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关她的历史典故众多。对于这位历史名人来说,她的墓穴文化和历史价值是非常可观的。之所以迟迟不挖,正是对这种价值的认可和重视,是一种对历史的尊重和慎重态度。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关于武则天的历史典故,是否有被篡改过的可能?如果她的墓穴里面真的蕴藏着某段历史的真相,如果贸然打开墓穴导致这些真相永远离开地球,那责任将由谁来负担呢?再说,武则天的陪葬品是否能确保没有现在已经失传的重要资料?在考古历史上,一块睡虎地竹简就足以改变历史观念。如果大唐女皇帝的陵墓蕴含着一些同类的资料,轻率开挖可能导致这些珍贵的资料永远消失,这简直是一种犯罪。
总的来说,武则天的乾陵为何迟迟不被挖动?并非挖不动,而是现代考古研究是为了传承文化和历史。在不能确保考古过程不会对文物造成损害之前,武则天的乾陵仍然保持着不被挖动的状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