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髎 (DU25,SuLiao)

目录

1 主治

2 别名

3 释名

4 出处

5 定位

6 解剖

7 功用

8 配穴举例

9 操作

10 文献摘要

11 现代研究

12 别名

13 穴义

14 名解

15 气血特征

16 运行规律

17 功能作用

18 治法

19 位置

20 主治

21 方例

22 刺灸法

主治

鼻渊,鼻衄,喘息,昏迷,惊厥,新生儿窒息。

别名

面王、鼻准、准头。

释名

素,有本始的意思;髎,指穴位。人之胚胎,鼻先结形,为人身本始,故名。又释“素”为白色,肺开窍于鼻,属金而应白色。穴居面部正中鼻端,故又称面王、鼻准、准头。

出处

《针灸甲乙经》。

定位

在鼻尖正中央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穴区内有眶下神经和鼻动脉分布。

功用

清热消肿、通利鼻窍

配穴举例

配上星、迎香治鼻衄,配内关、足三里治昏厥、休克 (《腧穴学》)。

配上星、迎香,有行气活血,清热凉血的作用,主治鼻衄。

配内关、足三里,有醒神清脑,强心升压的作用,主治休克。

操作

向上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

文献摘要

《图翼》:一曰治酒酢风,用三棱针出血。

《经验良方》:风火眼初起,在鼻尖上爆一灯火,屡经试验神效。

现代研究

(”针素髎对新生儿窒息有较好疗效,对呼吸频率、节律及各种异常呼吸均有改善。还有报道表明,针素髎引起呼吸变化的阳性率高达92%,而针非穴位对照点无此变化。 (2)有人筛选升压作用较强的穴位,素髎是其中之一。动物实验证实,对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针“素髎”艾灸“百会”,可使其嗜酸性白细胞锐减2/3以上,并使血液稀释,组织对02的利用率增加。

别名

面王,面正,正面,面土。

穴义

督脉气血在此液化而降。

名解

素髎。素,古指白色的生绢,此指穴内气血为肺金之性的凉湿水气。髎,孔隙也。素髎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液化而降。本穴物质为神庭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则散热缩合为水湿云气并由本穴归降于地,降地之液如同从细小的孔隙中漏落一般,故名素髎。面王。面,头面也。王,君也。面王名意指穴内气血为头面阳气冷降的地部经水。本穴物质为神庭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不断地液化为地部经水,此冷降之水如同化气的君王一般,故名面王。面正、正面、面土名意与面王近同,正指穴内气血为地部水液,为面部气血的主流物质,土则指穴内气血所在为地部。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及地部的弱少水液。

运行规律

水湿之气冷降归地,地部经水则循督脉下传水沟穴。

功能作用

除湿降浊。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热则泻针出气,禁灸。

位置

在面部,当鼻尖的正中央。

主治

鼻塞,鼻衄,鼻流清涕,鼻中肉,鼻渊,酒鼻,惊厥,昏迷,新生儿窒息。

方例

配百会、足三里治低血压休克;配迎香、合谷治鼻渊。

刺灸法

向上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不灸。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DU25)&m=0 素髎 (DU25)信息。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DU25)&m=0 《素髎 (DU25)》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