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先用上好的黃豆製成水豆腐,然後把白嫩的水豆腐壓製成白白的豆腐乾子;再把豆腐乾加入到一種鹵液中。 此處的鹵液是最有講究的,需要用隔年留下的爛鹹菜汁做成,純綠色、純天然,沒有添加任何色素,散發出來的是很自然的臭味。 把盛放的罈子封好口,再埋到地底下,數天之後取出,白豆腐已成青墨色的臭豆腐乾了。
臭豆腐為何這麼臭?台灣最強小吃製程大公開
2020年9月14日 — 在臭滷水發酵完成後,再將豆腐浸泡於其中約1~數星期,等待豆腐吸飽臭滷水湯汁,促使豆腐的蛋白質成分與臭滷水中的微生物菌叢(一般常包含芽孢桿菌、腸球菌、 ...
製作臭豆腐用的臭滷水怎麼來的?對人體健康有害嗎? - 元氣網
2019年6月26日 — 把新鮮豆腐塊浸泡在臭滷水一段時間後,藉由環境讓一些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等生長。而藉由菌體酵素之催化作用,在發酵過程中豆腐塊中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 ...
又臭又香?外國人最怕的臭豆腐,臭味哪裡來? - 食譜自由配
2019年4月24日 — 臭豆腐的製作過程 芥菜便宜、普遍,一年四季都有,且有粗梗,適合做為製作臭滷水的原料之一。 將芥菜洗淨後,一層芥菜、一層鹽,重複鋪疊。 將撒了鹽的芥 ...
臭豆腐制作過程 - 小吃批發零售趣
2022年4月8日 — 為了求大量生產方便,一般而言都是以新鮮豆腐短暫浸泡「臭滷水」,讓臭滷水中的細菌、真菌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質,進而使豆腐的組織鬆弛,並且散發出臭味,然後就 ...
臭豆腐迷思 - 料理‧台灣
傳統豆腐. 主要原料為黃豆,一般稱為板豆腐,製作過程用裝模於木板成型,呈現一板一板方格狀。 · 百頁豆腐. 製作過程會加入沙拉油、各種調味料,並多了蒸的手續。 · 凍豆腐. 由 ...
臭豆腐誰發明?為什麼會臭?能多吃嗎?配泡菜健康嗎?
2017年7月21日 — 臭豆腐的製作過程: 臭豆腐是以含蛋白質高的黃豆為原料,經過泡豆、磨漿、點鹵、前期發酵、醃製、灌湯、後期發酵等多道手續製成的。
臭豆腐裡的化學秘密 - 主題專區
臭豆腐是一種發酵食品,傳統的作法是將原本無色無味的豆腐浸泡在「臭滷水」(臺灣傳統是使用莧菜和洗米水的發酵液)中,靜置發酵約6個月,臭味也是在這個時間出現的,這股 ...
廚房裡的科學:臭豆腐(吃在地、趁當季之大豆製品)
早期臭滷水在製作時是在缸中加入肉類、蔬菜等各種食材,密封後埋置於環境相對穩定的地底下,經過一段時間自然發酵後再取出、製成臭豆腐。各家的臭滷水配方與味道不盡相同,越 ...